一、 多改变自己,少埋怨环境。
多改变自己,不满足于自己现有水平,不期望别人来适应自己。工作中,不埋怨生源质量差,不埋怨训练条件劣,以较好的心态和能力适应新时期的训练工作。
二、 向同事学习,向业内精英学。
要与时俱进,坚持学习,不能只吃老本,停止不前。向同事学习,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(尊重个体差异、因材施训;不定时抽查;工作有预见性;主动加强与班主任、老师和家长沟通;建立管理网络;统一管理零用钱;尊重学生隐私;检查学生作业等)和敬业精神(24小时监控,让队员不离开你的视线)。向业内精英学,学他们如何带出高水平队伍(每月1次测评,自我反思;队内互评,奖惩同步;教练跟训更利提质;建立自己的选材网络)。
三、 了解各个队员,当好人生导师。
了解一个人,才能走进他的内心。教练员要通过各种形式与队员交流、谈心,了解每一个队员的学习情况、体质情况、思想状况、性格人品、交际圈子和家境状况等。
四、 坚持德育为首,弘扬团队正气。
要利用早训午训后几分钟,多开并开好主题队会,在队伍中发现榜样,树立标杆,分享优秀故事,传承传统美德,弘扬团队正气。
五、 培养骨干队员,管控各个时空。
要擅于发现自己队伍中的人才,培养人才,带好小帮手,为自己减压。力求队内各个领域: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管。
六、 严抓管理细节,确保师生安全。
人们常说,要出成绩还得“三分训练,七分管理”。可见管理的重要性。抓好管理中的重要细节,切实做到以预防为主,确保师生平安。比如随时检查有无队员夜不归寝的,携带危险器具到校的,极端言论的,吸毒的,赌博的,上网吧的等。
七、 做好卫生工作,保障训练有效。
要让每一个队员明白,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。搞好卫生工作,预防传染性疾病,尽可能远离疾病,保证训练有效进行。要将抓卫生工作与抓训练工作同等重视。
八、 注重文明礼仪,争做有素养的人。
我们所带队伍,能有很好成绩的终究是少数人,离开队伍进入社会过平常日子的是多数人。引导队员会说话,会待人,知文明,做好事,争取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。
2015年10月20日
评论